【精神健康】終日悶悶不樂及無故哭泣為情緒危機警號 朋輩支援工作員分享改善精神健康3步曲
發布時間: 2020/07/31 17:54
過去一年,香港經歷了「反修例事件」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香港人的日常生活因此出現了不少變化,情緒壓力自不免受到影響。假若發現自己遇到情緒困擾時,我們可以做甚麼改善精神健康呢?
今天筆者嘗試透過分享自己確診混合焦慮抑鬱症(MADD)前的經歷,讓大家了解情緒受困擾初期,可以採取的一些做法:
1)留意情緒危機的警號
每人也有情緒,面對不同事物也會經歷到情緒起伏,我們的身體會有機制自動調節心理狀態,穩定情緒。但假若這機制出現了問題,我們的情緒長期處於不穩定的狀況,以及影響到我們日常的生活,那麼大家便要多加留意。
常見的情緒危機警號:
- 終日悶悶不落或無故哭泣
- 睡眠及飲食習慣改變
- 生活失去動力和興趣
- 常感到疲勞或出現痛症
- 浮現無助或無望的想法等
筆者當年出現了以上多個心理及行為變化,但仍「自我感覺良好」,結果差點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所以如果察覺到自己情緒出現狀況,便應及早應對,減少它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尋找情緒支援
感到情緒壓力的時候,我們適宜找尋「支持者」支持自己,他們可以是理解自己的家人、親朋好友或師長。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狀況,有助分擔壓力,減低獨自面對困難的無助感,同時減少因情緒受困而可能造成的生活影響。
筆者情緒受困初期,常會容易脾氣暴躁,以及沒有精力應付功課和測考。於是我向家人和老師表達自己的處境及商量可行的處理方法,結果家庭關係和學業方面都得到改善;得到他們的關心、諒解和鼓勵亦有助我克服壓力的挑戰。
3)善用社區資源
情緒未如理想誠然未必是患病或需要服藥,但大家有需要時,可以向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或社工尋求幫助,聽取相關的專業意見。另外,全港各區設立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均可向情緒受困人士提供資源和支援服務;坊間的情緒支援熱線或網上平台也是一些幫助大眾處理情緒壓力的渠道。大家不妨可隨以上途徑搜尋有關資訊,了解更多。
筆者以往對精神健康的認識不多,以致病入膏肓仍不自知。其實這是非常切身的東西,任何人一生均有可能患上精神病;假若坐視不理,後果可以不堪設想。因此關注精神健康,正視情緒壓力實乃都市人應有的生活態度。
祝願大家在這段抗疫時期都能夠身心康泰!
TOPick新聞編輯部製作電子書《食用安全手冊》,提供自家檢測報告,包括雞蛋、搓手液、兒童口罩等,更有牛奶、清潔用品等食安檢測報告【TOPick【食用安全手冊】電子書直接下載鏈結】
TOPfit 推出食物資料庫,搜羅本地多間餐廳及逾千款食物營養標籤,令您食得有營又健康 立即查看:bit.ly/2UJP4dx
訂閱Telegram最新🍴✈️🎁優惠及送禮情報:bit.ly/3bebLM2
撰文 : 莫嘉蕊(Yoyo) 混合焦慮抑鬱症復元人士、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朋輩支援工作員